为推进乡村水务百县建设行动,夯实乡村振兴水利基础,区水务局科学谋划、持续发力,不断完善全区水网体系,乡村水务试点取得了新成效,发生了新变化。
一是建立供水管理新机制。投入资金10500万元用于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项目一期管网、二期管网建设和争鸣水厂建设,形成了由7处集中供水工程构成的五通桥区农村供水体系,其中千吨万人以上的规模化供水工程观斗山水厂和争鸣水厂实行企业规范化管理,建立了水源地保护和水质检测制度,配备相应的消毒设备设施,划定了3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督促指导供水单位加强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目前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05%,规模化供水率85.14%,联合区疾控中心开展全区集中供水工程的水质抽样检测,2022年水质合格率为91.67%,符合年度目标值。
二是织好农业灌溉“一张网”。投入资金5950万元用于五通桥区涌斯江高低干渠骨干工程整治,整治工程和灌区渠系配套建设完成后,灌面恢复0.6万亩,改善灌面2.61万亩,溉水利用系数从现状的0.47提高到0.57;投入资金500万元完成光华水库除险加固,共恢复和新增灌面3000亩,保护耕地3000亩,保护人口500人,恢复和新增灌溉效益55.2万元;另投入1823.88万元用于实施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渠系维修养护等工程,并对全区12座水库实行标准化管理,全力确保水库全年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库灌溉功能,保障1.619万亩灌面的农业生产用水。
三是促进水美新村生态环境达标建设。投入资金5660万元,依托五通桥区茫溪河竹根镇乌龟石段牛华镇涌江段防洪治理项目和五通桥区茫溪河竹根镇鮺草滩段防洪治理项目建设,全力提高项目村防洪减灾能力,并结合生态护坡建设,全面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建成水美新村2个,为后期乡村振兴及旅游奠定基础,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