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蔡金镇连片稻田翻滚着金色波浪,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穿梭作业,留下整齐的轨迹。不仅展现着丰收的喜悦,更标志着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筑牢坚实根基。

在蔡金镇天林村,金色的稻浪在秋风中起伏,沙沙作响,仿佛大地正低吟着一首丰收的歌谣。几台收割机如灵巧的巨兽,在稻海中划出优美的线条,所经之处,饱满稻穗纷纷“俯首”,化作颗颗晶莹的谷粒涌入粮仓。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新稻的清香。夕阳的余晖洒在稻田上,收割机的轰鸣声、人们的谈笑声、稻谷倾泻的“哗啦”声,相互交织,共同谱写出这个秋天最动人的乐章。
“我们天林村今年总种植水稻1000余亩,亩产大概1200斤左右,总产湿谷子约720吨。”蔡金镇天林村党总支书记杨磊介绍道。这份丰收得益于农业现代化的强力支撑。
据了解,蔡金镇今年总种植水稻7000余亩,总产量约4200吨。春耕备耕期间,该镇新改建沟渠约35公里、生产路提升改造6.15公里、维修山坪塘1座、蓄水池3座,确保水稻种植的用水需求。秋收期间,约有5000亩全部采用机械化收割,相比传统的人工收割模式,极大提升收割效率,筑牢粮食安全。
“我们今年组织50余台收割机进行水稻收割,整个收割周期约半个月,工人们正在抢抓收割速度,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雨水影响收割进行,确保今年所有稻谷都能够快速归仓。”乐山农投集团惠茗公司企业发展部部长王俊介绍道。
夕阳下,收割机的轰鸣声与农人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机械化收割不仅显著提升了收割效率,更在实践中书写着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精彩篇章。丰收的脚步并未停歇,规划的蓝图已然绘成。
接下来,蔡金镇在全面完成水稻收割后,将马上开展泽泻移栽工作,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的同时,持续推进“稻药轮作”模式,为农户增收开辟新途径,让土地不断孕育更多希望与收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