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小改大”提质效。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批次实施改田并田、修路通渠,推动“巴掌田”“鸡窝地”成方连片,完成6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块由平均0.5亩/块增加到3亩/块,亩均粮食产能增加30%(亩产580公斤提高到亩产800多公斤),节肥超13%、节药超19%。
二是“坡改梯”兼治理。投入资金200万元,对300余亩丘坡进行台地改造并预留农机作业道,改造后为机械化收割提供条件,降低人工成本和农药化肥使用,水土流失减少超15%。
三是“单改多”互备用。配套建设山坪塘1个,改建高位山坪塘1个,累计新增蓄水量3000方,有效解决了极端天气供水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